在技術創新分論壇,“AI 與多技術融合的邊界突破” 成為熱議焦點。行業數據顯示,當前僅 42% 的無人洗地機具備自主場景適配能力,復雜工業環境中的避障失誤、污漬處理不均仍是主要痛點。坦力總經理張書香提出的 “多模態智能決策” 理念引發廣泛共鳴:“工業無人洗地機的 2.0 時代,核心已從‘替代體力勞動’升級為‘替代人工決策’,關鍵在于構建‘感知 - 分析 - 執行 - 優化’的完整閉環。”
她以坦力的技術突破為例進行佐證:“我們搭載的激光 SLAM+AI 視覺融合導航系統,定位誤差≤2mm,能自動識別油污、粉塵、碎屑三類污漬并匹配差異化策略 —— 重油污啟動 75℃熱水清洗,粉塵切換干吸模式,避障成功率達 99.9%。” 這一技術在某汽車零部件工廠的應用中,解決了傳統設備 “漏掃、重復掃” 的問題,1.2 萬㎡焊接車間清潔時間從 4.5 小時縮短至 1.8 小時,油污清除率達 98.5%。
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2024 年制造業工廠中無人洗地機的滲透率已達 28%,但不同行業的場景適配率僅為 63%,半導體、冷鏈等特殊場景的適配難題尤為突出。坦力總經理張書香在對話中強調:“工業場景不存在‘萬能設備’,只有‘精準解決方案’,我們的策略是‘一行業一技術矩陣’,讓設備成為生產生態的有機組成部分。”
談及未來,張書香總結道:“無人洗地機的下一程,將是‘多模態智能 + 低碳生態 + 全球化服務’的深度融合。坦力將持續聚焦算法突破與場景創新,計劃 2026 年將全國服務網點擴展至 800 家,實現‘縣域 24 小時上門’,與行業同仁共同推動工業清潔從‘工具自動化’邁向‘服務智能化’。” 這番話既呼應了峰會 “共建清潔產業新生態” 的主題,也為工業無人洗地機的發展路徑提供了清晰指引。